首页> 滚动 > > 正文

百余专家厦门共探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

2023-07-27 17:15:57来源:大河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新华社客户端厦门7月18日电(记者 颜之宏)7月18日下午,在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期间,100余位行业专家齐聚厦门,参与大会配套活动——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。

“文明是互联网成长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,应当成为互联网的精神根性。”在当天举行的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上,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沈卫星提出,互联网时代,应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,让文明的历史逻辑,赋予网络世界应有的精神品格、精神风貌及精神气质,让广大网民深切体会文明气象所具有的强烈精神召唤力。

对于当前人类文明的交流,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·阿尔布劳在视频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中国提出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。他表示,中国一直站在支持全球治理的前列,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。“它对中国人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,反过来又为创造全球通用语言做出了巨大贡献。”马丁·阿尔布劳说。

近年来,国家级非遗项目(苏绣)代表性传承人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和团队成员,借助“数字非遗”手段,致力于优秀中华文化的推广传播,同时秉承“绣随时代”理念,推动非遗和互联网融合,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共存。

“我们将继续立足优秀文化根脉,创新传播方式,借力数字互联网,持续扩大传播规模,挖掘非遗的艺术特质和生活美学属性,持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,努力让优秀文化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,参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。”姚建萍说。

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若贺曼是在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读书的留学生。对于互联网带来的交流便利他也深有同感,“网络不仅为我们读懂中国、了解中国提供了绝佳平台,也为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向世界各国讲好我们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故事,向中国师长朋友讲好中亚故事拓展了广阔的渠道。”

此次论坛是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配套活动,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、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和中国新闻网主办,《中国网信》杂志社承办。

标签:

上一篇:风“羽”无阻 奋进未来
下一篇:最后一页